——大同守佳消化病醫院成功為七旬老人實施高難度微創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
就在一個月前,七旬老人王老太還因壺腹周圍癌合并胰頭癌導致重度阻塞性黃疸,全身皮膚黃如“金人”,患者前后輾轉多家三甲醫院,均因此類手術難度系數太高而無能為力。如今,經過大同守佳消化病醫院外科團隊微創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救治,以及護理團隊的精心照料,王老太各項指標恢復正常,終于順利踏上了回家之路。這例手術的成功,不僅為老人奪回了生命,更是在我市高難度微創腹腔手術領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突發急癥迅速加劇 輾轉求醫希望初現
時間回溯到今年9月初,王老太突然出現皮膚、眼睛發黃的癥狀,起初家人以為是普通的“上火”,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后癥狀不僅沒有緩解,反而愈發嚴重,短短一周內全身皮膚黃得發亮,連尿液都呈濃茶色,整個人虛弱無力,進食困難。家人急忙將其送往醫院檢查,初步診斷為阻塞性黃疸,建議立即轉往三甲醫院進一步治療。
隨后的半個月里,家人帶著王老太先后奔波于市內多家三甲醫院,完善相關檢查后,一份沉重的診斷書擺在了家屬面前:壺腹周圍癌合并胰頭癌,腫瘤壓迫膽管導致阻塞性黃疸。更讓家屬心涼的是,多家醫院在評估病情后均表示,患者年事已高,且同時患有兩種惡性腫瘤,手術需要切除胰腺頭部、十二指腸、膽囊、部分胃及膽管等多個重要臟器,還要進行胰腸、膽腸、胃腸等多部位吻合,手術步驟極其復雜,創傷大、風險高,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極高,考慮到患者身體狀況,均建議采取保守治療。
“難道真的只能看著老人這樣一天天衰弱下去嗎?”經人推薦抱著最后一絲希望,家人帶著老人來到大同守佳消化病醫院就診。
“患者入院時全身皮膚黏膜重度黃染,精神萎靡,肝功能嚴重受損,膽紅素指標遠超正常范圍,情況十分危急。”大同守佳消化病醫院外科龐爾國院長回憶起王老太入院時的情景仍心有余悸。該院立即為患者開通綠色通道,組織外科、麻醉科、影像科、護理部等多學科專家進行緊急會診。專家團隊在龐院長的帶領下詳細分析了患者的病情、影像學檢查結果及身體狀況,一致認為雖然手術難度極大,但保守治療只能短暫延長患者的生命,而且病情發展變化更不可控,生活質量極差,只有通過手術切除腫瘤、解除膽道梗阻,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多科協作迎難而上 綜合研判手術方案
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被形容為“外科手術天花板”,其難度之大、風險之高可想而知,而微創方式下的該手術更是對醫院綜合實力和醫生技術水平的極致考驗。手術不僅需要在狹小的空間內精準切除多個臟器,還要完成多部位的精細吻合,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可能導致大出血、吻合口瘺、感染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對于71歲且合并多種基礎疾病的老人來說,手術的挑戰更是雪上加霜。
為確保手術成功,該院專家團隊制定了詳盡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同時,醫院啟用了最先進的高清腹腔鏡系統、超聲刀等微創設備,為手術的精準實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準微創技術擔當 術后監護細致周到
手術當天,由微創外科專家龐爾國院長親自帶領,手術團隊全力投入到手術中。在高清腹腔鏡的視野下,醫生們憑借精湛的技術,小心翼翼地分離血管、切除腫瘤及病變臟器,精準完成胰腸、膽腸、胃腸吻合等關鍵步驟。手術室內,醫護人員密切配合,每一個動作都精準到位。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歷時3個小時,手術最終成功完成,術中出血量極少......
手術的成功只是第一步,術后護理同樣關鍵。由于手術切除組織多,患者術后恢復難度高,該院護理團隊制定了精細化護理方案。術后初期,患者需在監護室進行觀察,主治醫生、護士24小時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意識狀態及引流情況,及時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待患者轉入普通病房后,護理團隊更是無微不至,從飲食指導、傷口護理到康復訓練,每一個環節都做得細致入微。
醫療技術護航生命 醫者仁心再鑄奇跡
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王老太的病情逐漸好轉,全身黃疸癥狀逐漸消退,食欲慢慢恢復,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好。術后一周,患者便可下床活動;術后兩周,各項指標均恢復正常;術后一個月,經檢查確認恢復良好,順利出院。
“這次手術的成功,不僅體現了我院外科團隊的精湛技術,更彰顯了醫院多學科協作的強大實力和精細化護理的水平。”大同守佳消化病醫院龐爾國院長表示,醫院始終堅持以患者為中心,不斷引進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設備,加強人才隊伍建設,致力于為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此次高難度微創胰腺十二指腸切除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該院在微創外科領域達到了區域領先水平,也為大同及周邊地區患有復雜、疑難危重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帶來了重獲健康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