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某媒體報道,杭州一年輕女性因頻繁美甲,導致指甲長出“三叉戟”形狀的肉球,醫生診斷為甲周纖維瘤,需手術切除。很快該話題登上熱搜,吸引不少網友熱議。日前,我市相關專家提醒,美甲所用的指甲油及其操作過程會對指甲造成傷害,進而引發一系列問題,建議盡量不美甲或兩次美甲間至少間隔3個月,給予指甲充分的恢復時間。
女子頻繁美甲患上甲周纖維瘤
據媒體報道,杭州24歲女生姍姍隔幾天就要嘗試不同的美甲風格,最近還迷上了“穿戴甲”。不久前,姍姍意外發現指甲上長出了一塊“肉”,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長越大,甚至長成了“三叉戟”的樣子。這一奇怪造型讓她很困惑,便去當地醫院的皮膚科就診。醫生表示,指甲上的肉球是一種增生的肉芽組織,可確定為“甲周纖維瘤”,而罪魁禍首是她長期頻繁美甲所致。
姍姍的經歷很快登上熱搜,并引起不少網友熱議。同樣喜愛美甲的網友表示,為了指甲漂亮,她一般在美甲后一周時間會去換新款式,時間一長,再磨指甲或照燈時會覺得指甲一陣刺痛。但也有不少網友好奇,為什么頻繁美甲會導致甲周纖維瘤呢?
對此,我市一醫院皮膚科主任葉麗霞介紹,美甲時會先修整指甲,將指甲打磨變薄,以及清理周邊的甲床,這樣會損傷甲母質及甲母質周邊的組織,造成細小的創口,給細菌可乘之機,造成炎性肉芽增生。最終,增生的組織就會從縫隙中長出來,侵占原有甲板部位進而形成纖維瘤,需通過激光、冷凍治療甚至手術切除。
葉麗霞表示,一般來說,甲板周圍被甲小皮保護得很好,但美甲時用銼甲板對指甲進行銼、拋光等行為,相當于破壞了指甲原有的結構,不僅會讓指甲表面變得粗糙,還危害指甲健康。
美甲時應注意消毒和修護
葉麗霞介紹,最近她剛好也接診了一位20多歲的年輕女生,進門診的第一句話是:“醫生,我指甲上是不是長瘤子了?”接診后,葉麗霞發現,她的美甲剛剛被卸,甲根部的皮膚組織上有點紅腫,還結了痂皮。經問診后得知,該患者也是美甲愛好者,平均20天美甲一次。這次卸甲準備換新款美甲時,她發現指甲異常,嚇得前往醫院就診。
經顯微鏡下檢查后,葉麗霞表示,該患者是在卸甲過程中,皮膚受到外傷導致了輕微感染,建議碘伏消毒后,短期內不要再次美甲。“在門診,還有很多患者因美甲導致甲真菌感染,即大眾熟悉的灰指甲。”她介紹,指甲抵抗力低再加上碰到美甲工具消毒不徹底,十分容易被甲真菌感染。如果是表淺的真菌感染,一般通過長期堅持外涂藥物來治療;如果損害嚴重,則需要靠口服藥物治療。
葉麗霞提醒,除了真菌感染及纖維瘤,還要注意扁平疣、尋常疣及跖疣,也容易在這樣的環境下滋生,進而危害健康。
她提醒廣大美甲者在做美甲時,盡可能使用個人美甲設備或一次性用品,應特別注意美甲工具及美甲師手部的消毒,最好不要過度打磨甲體,盡量少用穿戴甲,卸甲時不要用手或者指甲去刮。最好不要美甲,或兩次美甲之間需間隔3個月,給予指甲修復和自然生長的時間,懷疑指甲有感染或者病變時,立刻停止美甲并及時就醫。 (王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