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大同三中的操場上洋溢著歡聲笑語,一場校園足球班級聯賽正在熱烈進行。陽光下,孩子們奔跑追逐,臉上寫滿興奮與期待。
新學期以來,不少家長發現課程表有了明顯變化——體育課已成為天天可見的“主課”。自今年秋季學期起,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或體育活動課,確保學生每天兩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促進文化學習與體育鍛煉協調發展。
各學校結合實際探索出特色實施方案。大同三中充分利用下午大課間時段,串聯一節體育活動課,形成全校共上的“大體育課”。課程安排豐富多樣,從周一到周五分別設置了耐力與力量訓練、速度與靈敏訓練、柔韌與協調性訓練、綜合體能訓練以及中考項目模擬測試,滿足學生多元化需求。
在平城區10校,不同年級的學生沉浸在體育運動的快樂中。低年級學生在老師帶領下進行跑跳游戲,中年級開展往返跑比賽展現團隊協作,高年級則認真練習足球等運動項目。學校還創新開設舞龍、舞獅等特色課程,讓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感受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
面對各校師資、場地的差異,市教育部門鼓勵學校量力而行,形成“一校一策”的特色方案。目前,全市大部分義務教育中小學校已開始實行每天一節體育課(體育活動課),各校正結合地域特點和學校特色精心打造特色大課間活動,積極推進“一校一品”“一班一特色”的全員體育新模式,讓校園充滿朝氣與活力。